最近拉美政坛发生了两件对比鲜明的事情。一方面,墨西哥宣布考虑对华征税,理由是没有签订贸易协定;另一方面配资入门知识网,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,呼吁两国加强战略协调和深化合作。
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,正在考虑对未与墨西哥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征税,中国是其中之一。表面上看,这似乎合情合理,因为许多国家通过自贸协定降低关税,而未签协定则按常规税率执行。但实际上,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专门提高中国部分产品的关税,针对性明显。
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今年3月曾公开表示,希望墨西哥、加拿大与美国一起对中国加税,共同建立“北美堡垒”,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北美市场。墨西哥的关税草案需在8日前提交国会审议,时间点与美国提议极为接近,很难说是巧合。此外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墨西哥并与辛鲍姆会谈,进一步表明美国施压的可能性。
特朗普政府一直催促墨西哥效仿美国对中国加税,并威胁如果墨西哥不配合,将提高其进入美国市场的关税。由于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贸易伙伴,墨西哥难以抗拒这种压力。然而,过去无论美国如何施压,墨西哥都强调不选边站队,这次却突然改变态度,引发疑问。
回顾2018年北美自贸协定谈判时,美国用关税要挟墨西哥让步,最终墨西哥得到的是更苛刻的原产地规则。当时美国要求汽车零部件75%产自北美才能免税,导致许多墨西哥车企面临困境。这次如果墨西哥再次跟随美国,其产业能否保住值得怀疑。
墨西哥本身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,打破贸易规则可能会反噬自身。今年初,墨西哥对未签协定国家的电商产品征收19%的关税,结果不少中国平台受到影响,墨西哥消费者购买成本上升,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小商家也遭受损失。此次拟征税的产品范围更广,包括汽车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,一旦实施,墨西哥可能重蹈覆辙。
墨西哥作为中间商的角色也很关键。去年墨西哥对华贸易逆差中有近60%最终转化为对美贸易顺差。中国产品先运到墨西哥,加工或转口后再卖到美国,墨西哥从中赚取差价。如果对中国产品加税,这条产业链断裂,墨西哥对美出口的优势将受到威胁。
相比之下,中国与巴西的合作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。中国连续15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,每年从巴西进口超过千亿美元的大豆、铁矿石和能源等商品,既帮助巴西稳定经济,也保障了中国的供应链安全。中巴合作从不附加条件,巴西乐于深化合作。
在全球多边主义减弱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,中巴加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。巴西今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,金砖机制是全球南方国家团结的重要平台。此时中国呼吁巴西加强战略互信,可以为其他拉美国家树立榜样。
墨西哥拟对华征税的决定充满矛盾。经济上,可能断了自己的产业链,使民众生活成本增加;政治上,可能成为美国贸易战的棋子,丧失外交自主权。长远来看,墨西哥还可能错过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合作的机会。中国市场对汽车和农产品的需求旺盛,墨西哥本可以借此获利。
中巴合作已经证明,发展中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实现互利共赢。墨西哥在最终拍板前是否会重新评估这笔账?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又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格局中增添多少稳定性?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还需要等待,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配资入门知识网,靠跟随他国施压换不来好处,只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算清自身利益,才能走得稳、走得远。
盛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